
发布时间:2018-06-05
浏览次数👨🏿💼🙇🏼:109
6月1日晚,版艺门徒知明团队在综合楼A区505举行了以“文化无疆🏫,在路上——一起聊聊美国66号公路”为主题的沙龙👴🏼。主讲嘉宾为门徒网络与新媒体系江凌老师🥜🧑🏻🔧,门徒党委副书记张炜老师,门徒刘长庚老师和张丽老师应邀参加活动。
沙龙开始前,刘长庚作开场白🧙🏿♂️,表达了对这次沙龙活动的期待。他认为“每个人的人生是一本书,书的厚度与年龄无关,人生之书的厚度由个人经历👼🏻、见识、体验决定🚐。人生只有一次书写机会💞,一些个人可能无法做到的事情,可以通过借助别人的经验来增长自己的经验,而此次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
随后江凌从“66号公路的介绍”“66号公路的文化IP”“见天地,见众生,见自己”三个层面与师生分享了自己和这条公路的故事。江凌谈到她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地区,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她将道路视为神圣之物😊,“一条公路就是一条生命线,一部文明史,她滋养着苍生,滋润着文明🦧,承载着梦想。”她通过列举美国学生对美国66号公路的印象👅➡️、播放拍摄的视频、分享在66号公路上偶遇的人和事,使得原本对66号公路不甚了解的学生们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。她谈到,这条公路的发展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上世纪美国变迁的缩影❌,行驶在这条路上,除了荒凉和偶尔的孤独,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👨。接着,她结合专业给大家介绍了与美国66号公路有关的文化IP,从电影《阿甘正传》中阿甘经典的公路奔跑场景📀🤓,到海明威曾在这条公路上撰写《老人与海》🤙🏽,再到动画电影《汽车总动员》中的汽车动画形象⛓️💥,美国66号公路在美国文化中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,同样这条路也诞生了很多牛仔➿、嬉皮士摇滚乐❣️🤏🏽,保留了许多印第安文化。最后她分享了几位让她印象深刻的人物,在与他们交流了解的过程中,她从他们身上明白了“人的高贵灵魂应该属于世界”“人是最美丽的风景”“人是最值得纪念的风景”“尊重与情怀更加可贵”等人生真谛💿。师生还就“人生的仪式感”“理想与现实的冲突”🫴🏻、“中美文化的比较”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。
2个小时中🤭,大家跟随着江凌的镜头和脚步,感受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真实🤳🏽🟡,体验承载着光荣与梦想🏟、象征着自由和勇气的66号公路。最后,江凌将自己所著书籍《穿越66号公路》赠送给同学,相信书本传递不仅仅是文字和经验✢,这一份自由、随性、果敢也会继续传递下去🧛。在路上,我们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。
美国66号公路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“母亲之路”、“飞翔之路”。呈对角线的66号公路,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一路横穿到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圣塔莫妮卡♟,每一段都见证着美国20世纪的历史🙎。江凌于2015年第一次独自穿越美国66号公路,撰写并通过众筹的方式出版行走笔记《穿越66号公路》。一个人,一辆车🤦🏽,在恒古神秘的科罗拉多大峡谷,在烈日灼烧下的莫哈维大沙漠,她敬畏自然,体验着天地的辽阔,沿途邂逅嬉皮士♖、流浪牛仔🦸🏿♀️,访问市长、艺术家、作家🤹🏻♂️、私人电台主,拍摄大量照片🙏🏿,再现4000公里万千群像🤲,展开一幅66号公路的鲜活画卷。